中国在西方发达国家眼里向来就是眼中钉肉中刺,美国等一众西方发达国家畏惧中国的崛起,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一直都对中国采取打压政策,而跟随美国的国家自然也对中国采取遏制的态度。
作为西方列强的德国在二战时期作为战败国,一直都被美国、法国等国家压制,为了谋求发展他选择和中国进行合作。这是中德的第一次合作,德国向中国进行军事援助,这个时期的中德也只是民间的合作,并未上升到国家层面。
70年代初期随着中美建交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德国与苏联的关系正常化,中国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德国跟随美国的步伐开始访问中国,由于德国总统施罗德是被迫访华,我国决定敷衍对待,谁也没有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达成了一项重要合作。
中德的关系回顾
德国从八国联军侵华的西方列强国之一到1949年成为第一批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这个一路走来证明了一切都是时代的选择。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才能达成合作,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准则。
德国作为二战期间唯一和中国合作的西方列强国家,这在当时是一个震惊中外的消息,其实二战时期的中国和德国都有相同的命运,中国作为落后国家被西方列强国家打压,而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也受到了西方列强国家的排挤。
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期,中德两国的合作都很大程度上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中国在1949年同德国的民主党派建交,然而中德最正式的建交是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后才算是正式的建交。
施罗德访华的背景
20世纪末期由于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不肯接受美国的“示好”遭到了由美、法、英、德等国家组成的北约集团在我国驻扎在南非的大使馆投放了5枚导弹,这5枚导弹来自不同方向、精准投放的导弹不仅让大使馆被炸毁,还有我国三名同胞以及20多人也因此受伤。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美国有意而为之,美国不仅不向中方道歉,而且无赖地对炸毁大使馆事件不做回应。这次对于我国驻扎南非大使馆的炸毁是美国的公开挑衅,事情一发生就引起了我国国民的愤怒。
西方国际媒体在报道此事时不仅轻描淡写,而且还故意歪曲事实。当时美国国防部部长科恩在接受针对炸毁中方驻南非大使馆一事的采访时说炸毁中国在南非的大使馆是由于情报有误从而导致目标弄错了。
“无意炸毁”成为了美国的借口,我方对于这样荒谬的说辞自然不能接受,美国一个泱泱大国做出这样一个无赖的行为加上不认账的态度加重了我国国民的愤怒,这是对我国的蔑视。
此事一经发生就引起了国际的关注,多达一百多个国家公开对美国炸毁中方驻南非大使馆以及不承认一事的无赖行为表示谴责。
美国更无赖的是《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等以公平著称的媒体不但不承认美国的无耻行径,反而是对中国形象进行抹黑。他们刊登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被困在大使馆的假新闻试图将美国构造成事件的受害者。
北约集团的同盟国德国
作为北约集团的同盟国德国,却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访问中国,德国访问中国原因是时局所致,因为美国作为北约集团之首,那么炸毁中方大使馆一事北约集团的同盟国也算参与其中,当时我国华侨在这些同盟国政府面前举旗抗议。
德国在中国民众的强烈的谴责下进行访华,要知道中国对于每一个远道而来的朋友都极其重视并表示热烈的欢迎,在美国的无赖行为下我国不计前嫌仍能正常接待同为北约集团的德国,这展示了我国的大国风范。
施罗德表示此次的他带着歉意和诚意来到中国,所以虽然此次德国访华没有人接机,也没有任何的欢迎仪式,施罗德在华的访问也只是持续了短短的28小时,德国总统施罗德也对此次访华中方对他的冷落行为表示理解。
中德合作
中国看到了德国带来的诚意,1999年年底,德国再次受邀访华。此次德国访华迎接施罗德的是中国的热情好客以及隆重款待。施罗德在第二次访华时中德双方达成了重要的经济合作关系。
中德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的经济合作项目,我国批准德国在华的投资项目有196个,合同涉及的金额为27.5亿。这样的数额在现在来看不多,但是在那个中国家庭人均收入只有580元人民币的年代来看27.5亿是一个庞大的数额。
德国在快速发展中的中国进行投资无疑是一个极其明智的选择,中国也因德国的技术投入得到了更多更优质的发展机会。双方的此次合作合作共赢、互利互惠。此次之后中德双方的合作关系不断加深。
小结:
施罗德是德国最明智的领导人,他看到了中国的无限可能性,他尊重中国愿意倾听中国声音。施罗德是访问中国最多的德国领导人,可以说中德的合作桥梁是施罗德搭建的。中国自然不会冷落任何一个对中国表示友好的任何国家。
现如今中国和德国已经合作了五十年,这五十年里双方收获的果实都是看得见的,中国和德国的合作仍在持续,就2021年中国和德国的合作项目是整个欧洲板块里最多的,也就有了德国是最受中国青睐的朋友的说法。
中德的合作不仅只有一个50年,我们无限期待下一个五十年的到来,经济影响政治,中德两国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两国友好往来,为国际和平贡献一份力量。
施罗德美国北约集团中国德国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